中国古代的茶马交易

中国古代的茶马交易

2阅读 2024-07-31 02:39 文献

茶马交易始于唐朝的唐肃宗时期(756-761年)。初期的茶马交易,是作为少数民族进贡的回赠,至唐德贞元年间(785-805年),正式开始了商业性的茶马交易。


宋代战事频繁,马匹紧缺,宋神宗于1074年遂遗李杞入川筹措茶叶,对成都府路、利川路的茶叶实行官榷,设茶场司与买茶司,后更名为茶马司,专掌茶马交易。从此茶马交易成为定制,并产生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和相应的“茶马法”。

北宋开展茶马交易的边市有今晋、陕、甘、川等地,换取吐蕃、回纥、党项、藏等族的马匹,到南宋时,已只剩川甘两地。从西北换得的马价低马壮,一匹好的大马只需名山茶120斤;从西南换的马价高马劣,一匹大马可换名山茶350斤。北宋时甘肃临洮一带曾一度茶贵马贱,100斤茶可换一匹良马;但南宋时,熙河(甘肃)为金所阻,马源大减,一匹良马可换1000斤茶叶。

宋代茶马交易所得马匹,一般每年1万~2万匹,茶马交易一方面保证了防务所需,另一方面也维持了西南、西北部分地区的安宁。

元代因统治者来自蒙古族,不缺马匹,茶马交易因此而终止。

明代初期的茶马交易由官方控制,不许商人介入,官茶实行榷禁,严防走私。驸马欧阳伦因挟私茶出境,被赐自尽。后朝廷有放宽,允私部分官茶商运,商茶官运。茶马比价也有所波动,四五十斤至一百斤茶叶就可换一匹马,每年可换回一万匹马左右。

清代初期继续推行茶马交易,发展较快,在陕西设立了5个茶马司,但已不如明代,顺治三年仅易马1320匹,顺治九年仅易马3000余匹,茶马比价较为稳定,70~120斤就可易一匹马。

清康熙以后,疆域扩大,政局稳定,茶马交易的政治作用和实际需要日趋下降,导致无马可易,甚至出现了积茶溃烂的情况。1705年西宁等地茶马交易停止,1735年甘肃的茶马交易停止。有着千年历史的茶马交易,在中国历史上画上了句号。

以茶易马,是我国古代长期推行的一种茶马政策。在客观上,茶马互市的结果,对于促进我国兄弟民族之间的交流和经济发展,起到了积极的作用。

来源:神州茶韵,信息贵在分享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

上一页:茶树栽培环境对香气的影响

下一页:普洱茶投资分析:传统广告投放是否给力 某茶企即将为我们揭晓

相关阅读

茶友网
滇ICP备19006320号-4
滇ICP备19006320号-4